首頁 > 焦點新聞 > 正文

86年過去,我們依然銘記-通訊

2023-07-07 08:58:39 來源:中新網微信公眾號

“盧溝橋!盧溝橋!

男兒墳墓在此橋!


(資料圖)

最后關頭已臨到,犧牲到底不屈撓!”

86年過去

這首《盧溝橋之歌》中的悲壯與豪邁

聽來依舊令人動容

日軍占領盧溝橋

86年前的今天

日軍挑起“盧溝橋事變”

戰火蔓延,山河染血

如今

盧溝曉月美景如常

胡同街道人流如織

可傷口能愈合

傷痛卻不能輕易抹去

1937.7.7

我們從未忘記

我們不敢忘記

全面侵華的開端

1937年7月7日

日軍詭稱士兵在盧溝橋附近演習時失蹤

強行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

中國守軍嚴辭拒絕

中日雙方入城談判時

日軍突然武力炮轟宛平城

制造了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

被日軍炸毀的宛平縣城

從此

日軍長驅直入,全面侵華

大半個中國山河破碎

生靈涂炭

為什么銘記今天?

因為86年前的今天

劫難和恥辱蔓延祖國大地

因為86年前的今天

中國人民團結起來

頑強不屈的抗爭

事變發生時

國民革命軍第29軍副軍長

秦德純當即指示:

“即以宛平城與盧溝橋為吾軍墳墓,

一尺一寸國土,

不可輕易讓人。”

北平已成危城

第29軍將領佟麟閣、趙登禹

毅然擔負起了堅守北平的重任

他們率部死守戰線

在盧溝橋一戰中英勇犧牲

在北京

有兩條路名為佟麟閣路與趙登禹路

它們在和平年代

默默訴說著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

日本炮轟盧溝橋當晚

機槍手付錫慶身中五彈

21歲的他從此失去了一條腿

他堅持讓戰友帶著機關槍去找部隊

留下自己掙扎著爬了一晝夜

前排右二為付錫慶

1700多位學生一起奔赴前線

他們是第一次拿槍

很多人甚至不知道怎么臥倒

卻以十條命換一條命的決心

與日軍以身相搏

中國軍隊奔赴盧溝橋抵抗日軍

七七事變后不久

淞滬會戰爆發

飛行員閻海文返航途中被擊中

跳傘落入敵人陣地后

他拔出手槍擊斃敵軍5人

在“中國無被俘空軍”的高喊中

用最后一顆子彈自盡殉國

閻海文軍官證

七七事變后的八年中

無數中華兒女拋頭顱灑熱血

面對敵人的侵略

他們用自己的血肉

筑起中華民族不倒的長城

不可抹去的傷痛

整個抗日戰爭期間

中國軍民傷亡3587.9萬余人

大半個中國被日軍踐踏

930余座城市先后被占

4200萬難民無家可歸

日本對中國的侵略

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1000億美元

間接經濟損失5000億美元

中國戰士在盧溝橋抵抗

忘不掉1937年12月的南京

長達6周的屠殺

30多萬同胞命喪日軍刀槍之下

成千上萬婦女被奸殺

強暴案超20000宗

江邊的屠殺

忘不掉731部隊

細菌實驗、凍傷實驗、毒氣實驗

人馬血交換、人體倒掛、槍透

至少5000人死于活體實驗

200余萬人被傳染鼠疫

在中國進行人體實驗的日本“技師”

一個個觸目驚心的數字

背后是無數鮮活的生命

傷痛不能輕易掩蓋

苦難也從不值得歌頌

讓一代代華夏兒女永遠銘記的

是深處絕境仍不妥協的民族氣節

是危急時刻同心協力

以血肉之軀死守戰線的中國人民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86年過去

時光流轉,戰火已息

一個強大的中國正傲立于世

而盧溝橋上的槍炮聲仍在耳畔回響

讓中國人不敢忘,不能忘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落后就要挨打”

是歷史給我們的深刻教訓

銘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

而是為了不讓悲劇重演

請永遠記得那場戰爭

永遠以之為鑒

勿忘歷史,振興中華!

關鍵詞: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皖ICP備2022009963號-55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