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經 > 正文

31家上市券商一季度凈賺280億元 九成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

2019-04-10 15:23:39 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見習記者 王思文

截至昨日《證券日報》記者發稿,35家A股上市券商中已有31家公布了3月份業績報告,至此,上市券商今年第一季度的業績也基本浮出水面。整體來看,今年第一季度這31家上市券商共計實現營業收入612.06億元、實現凈利潤279.78億元。營收和凈利潤均同比大幅增長。券商在經歷了去年的“秋風瑟瑟”之后,受股市回暖影響,其業績在今年第一季度實現了轉折。

在華泰證券分析師沈娟看來,截至今年3月末,A股市場交投活躍度顯著提升、兩融規模持續突破、股市大幅上漲,3月份券商營收和凈利潤則環比、同比均顯著改善。而從業務線來看,經紀業務及自營業務占比較大的券商,其業績彈性更大。

太平洋證券

凈利潤同比驟增1854%

在今年1月份-3月份股市持續回暖的背景下,多家券商今年第一季度的業績實現同比增長。據統計,今年第一季度,有可比數據的25家上市券商營收和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50.58%和67.41%。其中,凈利潤同比增長的券商達23家,占比超九成。

具體來看,太平洋、東吳證券、興業證券和東北證券在今年第一季度實現凈利潤同比驟增1854%、463.43%、396.35%和252.46%,位于25家券商凈利潤增幅榜的前列。

而今年第一季度凈利潤環比增長超100%的還有西部證券、長江證券、華安證券、國元證券、方正證券、國信證券、西南證券。其中,長江證券和太平洋證券等4家券商的凈利潤已連續兩個月環比驟增超100%,吸引了市場的關注。

興業證券非銀分析師傅慧芳認為,A股市場成交額的持續放量以及股市的進一步攀升,將推動券商業績持續增長,對整體券商板塊股價形成明顯支撐。當前科創板落地持續加速,在注冊制背景下,未來券商不再只是業務通道,有望向真正的資本中介功能轉型,券商整體估值有望進一步提升。

中信證券

一季度凈賺近30億元

從盈利能力排名來看,今年第一季度,31家上市券商凈利潤均為正值,未出現虧損情況。其中,中信證券凈賺29.41億元,依舊穩居榜首。國泰君安緊隨其后,與中信證券保持強強對抗,最終以27.03億元惜敗,位列第二。第三名和第四名分別為海通證券和華泰證券,今年第一季度實現凈利潤均超過20億元,分別實現凈利潤24.22億元和23.57億元。此外,排名前十的還有國信證券、廣發證券、招商證券、申萬宏源、中信建投和中國銀河證券,今年第一季度實現凈利潤均超過10億元,分別為17.37億元、17.14億元、15.68億元、14.82億元、14.49億元和13.8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位列前十的上市券商今年第一季度共計實現凈利潤197.58億元,占31家上市券商今年第一季度凈利潤總額的70.62%,“馬太效應”再次升級。

而在營業收入方面,中信證券仍穩坐榜首之位,今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1.13億元。國泰君安和海通證券緊隨其后,今年第一季度分別實現營收49.1億元和42.89億元。此外,今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收超過30億元的上市券商還有華泰證券、廣發證券、招商證券、申萬宏源證券、國信證券和中國銀河證券,分別實現營收42.41億元、41億元、36.04億元、34.49億元、33.19和31.75。此外,中信建投證券今年第一季度以29億元的營收也躋身行業前十。

總體來看,隨著A股市場流動性和活躍度持續改善,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政策持續利好,上市券商業績也有望持續上升。對此,華泰證券沈娟預計,未來,隨著券商創新發展相關政策陸續出臺,可繼續關注優質券商的投資機會。

關鍵詞: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