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經 > 正文

資本市場改革料三路徑推進 科創板是破題關鍵

2019-01-15 10:10:01 來源: 中國證券報

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即將召開。多位專家認為,2019年資本市場改革預期越來越明確,在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大方向下,建設一個參與充分、交易活躍和定價合理的資本市場破題之舉在于制度建設和環境優化。具體來看,資本市場改革料循三路徑突進,包括加速推進科創板從而增加優質標的、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活躍度、引入增量資金等。

科創板是破題關鍵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認為,以注冊制為基石的科創板,是資本市場活力和韌性提升的重大舉措。在監管規范和市場公平的基礎上,投資者能夠對博弈做出判斷,積極參與交易,從而實現證券的合理定價,優化資源配置。資本市場的活力在于參與度、交易量和價值投資,而實現參與充分、交易活躍和定價合理的關鍵在于資本市場制度建設和環境優化。

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認為,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有助于提高資本市場應對外部沖擊的能力,提高自我修復能力。推進有活力有韌性資本市場的改革,首先,提高A股IPO發行和定價的效率;其次,推動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盡快落地,實現IPO注冊制發行;第三,擴大金融對外開放,除互聯互通之外,隨著2019年MSCI納入A股比重增加、富時羅素指數納入A股,道瓊斯也宣布將納入部分A股。引入國內外中長期投資者有助于促使投資者摒棄對短期收益的過分關注,而是拉長投資期限,更關注長期收益。

對于設立科創板帶來的影響,田利輝認為,這會給投資者帶來更大的選擇空間和更多的選擇標的,提升投資者的參與度。同時,需要注意的是,注冊制方式強調投資者對自主投資行為負責,對其甄別優劣標的、自擔風險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科創板將會與主板、創業板和新三板形成錯位發展,科創板將成為主板市場的重要補充。”潘向東表示,未來主板市場依然會迎來更多盈利能力較強、經營現金流穩定的優質標的上市。

中信建投證券執委、董秘王廣學認為,中國資本市場的一大痛點在于退市難,導致“劣股驅逐良股”,使得資本市場最核心的資源優化配置功能得不到有效發揮。科創板有望形成“嚴進寬出”的局面,優勝劣汰,良性循環,從而吸引大量優質企業首選科創板上市。

提升交易活躍度

當前,市場討論較為集中的一個話題是如何提升交易活躍度。

“提升交易活躍度,要求資本市場改革進一步向市場化和法治化方向發展。”中信建投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張玉龍表示,市場化主要是減少行政干預,降低投融資門檻,破除交易限制,讓優質企業能夠在資本市場上市,讓不同類型的投資者能夠參與市場,這樣資本市場的流動性和有效性都能得到提升。

“交易活躍度的變化取決于投資者信心和交易成本。”田利輝認為,良好的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規范的公司治理是投資者信心的基石,通過多種手段發展實體經濟,提高企業效益,規范公司運營,實現共贏發展,投資者自然會充分參與。同時,有關方面可以依法依規調整有關制度,降低證券市場的交易費用,包括印花稅、傭金、過戶費等。

潘向東認為,提高交易活躍度,可考慮引入個股期權等金融衍生品,為投資者提供更多交易工具和交易方式,豐富投資者交易策略,完善整個市場價格發現功能,有助于提高資本市場交易活躍度;同時,通過提供多元化交易手段和品種,允許市場多空雙方充分博弈,從而提高投資者參與市場交易的熱情。

大力吸引增量資金

如何吸引增量資金入市也是焦點話題。

“現階段股市的日交易量維持在2500億元-3000億元,引進增量資金可從三方面著手。”王廣學表示,首先是加大資本市場開放,引入外資,有助于中國資產納入國際資本市場體系。其次是打破壟斷,引導儲蓄資金進入資本市場。第三是培育機構投資者,促進價值投資。

田利輝認為,要吸引更多增量資金,可以考慮籌措和構建平準基金,但關鍵在于企業盈利的改善和市場信心的提升。信心的恢復則需要對經濟形勢和企業盈利預期的改善。所以,應從宏觀的財稅政策和貨幣政策著手,從微觀的營商環境和企業內部機制出發,抓鐵有痕,提高企業核心價值,從而改變預期,恢復信心,自然會吸引大量增量資金入場。

潘向東強調,引入增量資金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鼓勵社保基金、養老基金、企業年金進入資本市場;二是通過將A股納入MSCI、富時羅素指數、道瓊斯等海外重要市場指數,吸引更多海外資金流入。

關鍵詞: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