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斬獲27個國家科技大獎 高校智庫為上市公司添智力資本
2019-01-11 11:12:42 來源:證券日報?
2019年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技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湖南省共有27個項目獲獎,成為湖南省近年來在科研領域取得的最好成績。湖南高校作為智庫主力,通過產學研結合方式,正在為上市公司的科研工作和創新業務增添新動力。
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78個項目和7名科技專家。湖南省喜獲多個大獎,拿下近年來最好成績,共27個項目獲獎,與上一年度相比增加10項。
湖南省獲獎項目廣泛分布于軌道交通、電子信息、能源電氣、資源環保、新材料、人口健康、現代農業等湖南省重點產業領域,70%以上是產學研合作項目或企業主持項目。獲獎單位包括中南大學、國防科大、湖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國網湖南電力公司、中車株洲研究所、湖南科力遠公司、湖南省農科院土肥所、湖南省農科院蔬菜所、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株洲火炬工業爐公司、湖南吉泰農牧公司、株洲中航動力精密鑄造公司等。
在本次評選中,大湖股份與湖南師范大學合作淡水魚雜交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大湖股份相關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大湖股份一直把淡水種苗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與中科院、湖南師范大學開展產學研合作,已正式啟動‘百億尾優質淡水魚’工程項目。大湖股份與淡水魚類發育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開展密切合作,該實驗室是湖南省屬高校第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于2017年1月由湖南師范大學建設運行。該實驗室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劉筠于1953年創立,一直以來從事淡水魚類等水生經濟動物的發育生物學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研究。”
近年來,湖南省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在全局發展中的核心地位,鼓勵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走出象牙塔,深入企業現場發揮科研特長。湖南省高等院校在這一政策號召下積極行動,與多家上市公司組成聯合課題組,主動成為企業智庫,攜手企業共同攻克技術難關,為多家上市公司增添智力資本。
2010年至今,中南大學先后與武漢鋼鐵、深圳格林美、江西銅業、廈門鎢業、河南豫光金鉛、銅陵有色、山東黃金、湖南華菱鋼鐵、株冶集團、中國鋁業等大型上市公司合作,在探礦、采掘、冶煉、排污等領域進行深入合作,組成聯合課題組實施科技攻關,除收獲多項發明、專利和技術創新之外,更取得了良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在2018年度國家科技獎勵大會評選中,中南大學囊括10項獎勵,成為湖南高等院校中獲獎大戶。其中,中南大學何繼善院士主持的“大深度高精度廣域電磁勘探技術與裝備”項目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項目負責人表示:“廣域電磁法將人工源頻率域電磁法探測的深度延伸到了地下8公里,而且具有較強的抗干擾能力,實現了真正的三維電磁法勘探。以此為支撐的大深度高精度探測技術與裝備,在中石油、中石化、華電集團、中國神華等50多家央企成功應用,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采用該方法,共發現頁巖氣資源量3401.22億立方米、常規油氣地質儲量1.86億噸、生物氣可采資源量80億立方米。”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