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經 > 正文

易綱詳解貨幣政策的“度”:總量合理 結構優化

2019-01-10 10:44:24 來源:上海證券報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8日表示,穩健貨幣政策松緊適度的“度”,主要體現為總量要合理,結構要優化,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他是就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接受中央媒體聯合采訪時作出上述表示的。易綱指出,把握貨幣政策的“度”,一方面,要精準把握流動性的總量,既避免信用過快收縮沖擊實體經濟,也要避免“大水漫灌”影響結構性去杠桿。比如,1月4日宣布的降準政策分兩次實施,和春節前現金投放的節奏相適應,并非大水漫灌。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也應保持與名義GDP增速大體匹配。同時,還要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

另一方面,要精準把握流動性的投向,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精準滴灌的作用,在總量適度的同時,把功夫下在增強微觀市場主體活力上。比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期間,人民銀行宣布創設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MLF),根據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貸款增長情況,向其提供長期穩定資金來源。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宏觀政策要強化逆周期調節。會議還明確,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

易綱介紹,近期,人民銀行進一步強化逆周期調節,著力緩解信貸供給的制約因素。比如,會同有關部門加快推進銀行發行永續債補充資本,完善普惠金融定向降準考核口徑,新年伊始宣布降準釋放流動性1.5萬億元,1月下旬將實施首次TMLF操作等。

“這些措施都有利于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和金融市場利率合理穩定,引導貨幣信貸合理增長,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并沒有隨著經濟增速下行而減弱,反而是加大支持力度,體現了逆周期的調節。”易綱稱,人民銀行同時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將逆周期調節措施與補短板、加強長期制度建設結合起來,著力提高對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關于金融風險,易綱指出,經過一年多的集中整治,已經暴露的金融風險正得到有序處置,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金融風險總體收斂。當前,我國經濟金融運行整體穩健,但面臨的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我們既要保持戰略定力,又要把握好節奏力度。

對于如何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易綱指出,一是保持戰略定力,穩住宏觀杠桿率。要堅持結構性去杠桿的基本思路,穩妥處理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繼續推動產能出清、債務出清、“僵尸企業”出清。

二是妥善應對外部重大不確定因素對金融市場的沖擊。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充實應對外部沖擊的“工具箱”。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完善制度安排,提振信心。

三是加強政策協調,繼續有序化解各類金融風險。既要防范化解存量風險,也要防范各種“黑天鵝”事件,保持股市、債市、匯市平穩健康發展。堅持對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活動打早打小、露頭就打。

四是進一步補齊監管制度短板。完善金融基礎設施監管制度。推動出臺處置非法集資條例。更加注重加強產權和知識產權保護,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特別是民營企業的活力。

五是提升金融領域激勵機制的有效性,強化正向激勵機制,營造鼓勵擔當、盡職盡責、積極進取的氛圍,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共同做好各項工作。

關鍵詞: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