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已來 汽車行業將催生怎樣的“新物種”
2018-12-06 11:01:24 來源: 新華網
——變革中的汽車業系列策劃之二
新華網博鰲12月6日電(何凡、陳劍)經歷了百余年發展,汽車依然只是“代步工具”?
別急,未來已來,汽車正進化,“新物種”在誕生。在2018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澎湃中國汽車行業的新行動”分論壇上,業內人士展望稱,在可預期的時間內,汽車有望成為又一個移動智能終端,重構自身及相關產業發展方向,推動智慧交通,影響城市未來,改變人類生活方式。
2018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澎湃中國汽車行業的新行動”分論壇現場。
未來的車:智能應用上線 技術飛速迭代
一個因自動駕駛加速落地的智能出行時代正撲面到來。
“10年后,你可以看到,路上的汽車有一半是電動汽車。”近期,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清泉這樣預測,“基于自動駕駛技術的汽車安全科技包括完全無人駕駛汽車的發展,可能成為汽車普及了一個多世紀以來最大的技術革新,并將成為未來交通的基本形式。”
據今年年初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2020年智能汽車新車占比達50%,中高級別智能汽車實現市場化應用;2025年高級別智能汽車實現規模化應用,“人-車-路-云”實現高度協同;2035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享譽全球,全民共享“安全、高效、綠色、文明”的智能汽車社會。
深信著無人駕駛等前沿科技將徹底革新產業,國產自主品牌、合資品牌、進口豪華品牌都不甘人后,推出的新一代車型全面搭載車載智能系統,其智能化可以讓駕駛者更專注于安全駕駛。
北汽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經理蔣自力在論壇上表示,智能網聯可能成為推動“換道超車”、打破行業格局的加速器。
輕點APP就能自動接送,無需手動操作方向盤汽車便可穩穩倒車入庫,傳統的外后視鏡被視野更廣的高清攝像頭取代……各車企品牌紛紛發布重磅技術,試圖改變人們熟悉的理念與定式。
有的新車僅需一句“你好,汽車”,就能實現導航、空調控制、音樂播放、車窗升降等操作。
有的新車集成了全新AI行車顧問、AI語音助手等功能,可以幫助駕駛員分析駕駛行為,預判車輛故障,避免拋錨等突發狀況的發生……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王國強認為,新時代,中國汽車工業將轉型于萬物互聯的當下,成為滿足用戶對美妙出行無限向往的綠色智能移動終端。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王國強。
未來產業:跨界融合連線 核心要素蝶變
一個因跨界融合重塑產業的全新價值鏈正如期而至。
汽車對社會的影響方方面面,與汽車相關聯的行業有150多個。多位與會者表示,處在新舊動能轉換的深刻歷史變革時期,汽車產業的新能源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成為大勢所趨,勢將重塑相關產業鏈,對行業格局與商業生態產生重大影響。
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王東生認為,未來的汽車將是自動駕駛汽車、無人駕駛汽車,以解決交通、環境等問題。人工智能將改變生活方式、出行選擇。“伴隨著智能化時代到來,汽車將實現跨界深度融合,并將由此產生新規則、新技術、新業態和新物種。”
縱觀世界歷史,每次技術革命都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大躍升,人類文明的大進步,交通工具的演進是其中關鍵一環。而智能汽車及共享出行在新一輪的科技革命背景下孕育新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廣度、深度改變世界。這場空前的出行革命,將創造新的供給與需求,并與工程技術、數據增值、出行服務等領域相互交織,使得跨產業技術深度融合發展。
據麥肯錫預測,2025年自動駕駛會形成2000-19000億美元的市場。汽車從交通工具轉變為大型、綠色移動的智能終端,將加快重塑產業格局,催生新產業、新生態。
從產業核心要素看,關鍵技術可能逐漸從整車、零部件延伸到多類別傳感器融合感知、新型智能終端、車載智能平臺等;企業從產品提供商變為產品+服務+出行方案的集成提供商,用戶接口至關重要;經銷價值由整車向關鍵系統、部件及上下游轉移。
為順應轉型之勢,車企的銷售渠道、營銷模式等也需要轉變,導入更多創新型業務。
“互聯網必將改變汽車的定義,這其中有無限變化與想象空間。或許大家認為我們成立合資公司后,只是為了生產一款電動汽車。實際上,我們是從多維的角度努力尋找機會,比如以智能互聯打造出行平臺,摸索成為全球領先的出行方案解決者。”王東生說。
青島特銳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于德翔。
未來生活:移動終端在線 智取痛點痼疾
一個因汽車革命刷新場景的無憂生活暢想將化為現實。
“智能互聯”不僅將帶給汽車顛覆性的改變,且會不斷突破人類的想象,解決交通擁堵、駕駛安全等日常生活的難點、痛點。
青島特銳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于德翔認為,汽車從一個機械產品變為電子產品,成為手機之后的第二個移動終端,實現數據化、智能化,并派生出兩大升級:
一是“工業大數據”得以應用,到2030年,億萬級車輛的檢測、診斷、維修、再造、定制……形成ZB級大數據匯聚到充電網,汽車的維修靠大數據監測,車廠的制造需要大數據指導,用戶的個性化亦能通過大數據定制,追求高性能、高品質、個性化的汽車產品。而電動汽車將重新定義中國在世界的工業地位,在新一輪工業互聯網大潮中引領全球。
二是“生活大數據”提升,無人駕駛、汽車智能化、數據網聯等將解放人的駕駛屬性,從而讓汽車成為用戶第二個工作、生活、娛樂空間,用戶可以在車上購物、游戲、社交、預約醫療、教育……從而提升生活得品質,突進消費升級。
《福布斯》雜志文章稱,智能互聯讓駕駛變得更加安全——提供360度視野,消除視線盲點,能幫駕駛員決定是否變道。智能互聯還具備生物識別掃描功能,有助車輛防盜防破壞。目前已有汽車制造商研究面部識別系統——如果有陌生人駕駛車主的車輛,車主會收到提醒。
此外,智能聯網使汽車不只是交通工具,而成為一個移動的個人私密空間。
手機與汽車同步播放導航、音樂、影片等,“車輪上的電影院”早已實現,直播比賽也不是問題。聯網的車載娛樂服務能把百無聊賴的堵車時間變成工作或娛樂時間。
華人運通發布的“三智戰略”(智能汽車、智捷交通、智慧城市)顯示,將以智能汽車為基礎,通過對汽車產品的布局延伸到智捷交通的布局,最后從智捷交通建設為入口構建未來智慧城市,實現更清潔、高效、舒適的出行方式,擺脫堵車的困擾,讓車、路、城都聰明起來。
華人運通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丁磊主張造車、開發車應注重車與道路、城鄉相結合,面向著未來的智能交通與智慧城市。“智能汽車在城市中是一個節點,載人、載物、載信息,交匯數據,并成為智慧城市管理的重要數據來源。”
在《必然》一書前瞻未來30年的變化和趨勢時,凱文·凱利提出“很多新奇的事情正在發生,未來已來,只是尚未流行”。
未來的智能汽車,無異于一個“移動城堡”;在這個城堡里,你就是“國王”。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