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資加速增援民企 資金規模大和長期持有是兩大優勢
2018-11-28 16:39:06 來源:證券日報
保險業紓困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風險正在加速推進,截至目前,已有國壽資管、人保資管、太平資管、陽光資管、新華資管、泰康資管等6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先后設立了紓困系列專項產品并完成登記手續,合計規模達860億元。分析人士認為,以價值投資為核心的保險資金加速進入市場,將會提振企業信心。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黃志龍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保險紓困資金將根據各大保險公司的實際資產配置需要來進行確定,從目前已成立紓困基金的保險公司情況看,預計新增資金規模將逾千億元。
黃志龍認為,險資紓困民企的優勢主要有:一是資金規模大,可用于救助民企的資金量在主要機構投資者中是僅次于商業銀行的,但銀行只能提供貸款,不能直接投資民企的股權;二是險資是價值投資的堅定實踐者,堅持長期持有而不是短期操作的投資策略,因而是解救民企的重要資金來源。
在談及險企設立紓困專項產品將如何對接民企需求時,黃志龍表示,險資一般都是通過兩種渠道支持民企:一是險資在二級市場購買民企股票,二是險資成立一個基金或資產計劃,引導社會資本積極參與民企的股票定增,間接持有民企股權。這兩種方式能夠有效支持民企的需求。
值得關注的是,在為優質上市公司紓困的同時,保險機構應如何把控風險,最終平穩退出是至關重要的。對此,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師告訴記者,由于保險資金對投資期限、資金安全性有較高要求,故而在產品設計上要結合此類資金的需求對條款進行設計和調整,以保證有足夠的感興趣的資金對產品進行認購。
國泰君安分析師劉易表示,保險機構多以戰略和財務投資者角色進入市場進行紓困,對保底收益有一定要求,“債+債轉股”模式可能更受青睞。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