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經 > 正文

引導更多外匯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發改委擴大外資銀行外債規模

2018-11-27 10:55:34 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蘇詩鈺

《證券日報》記者11月26日獲悉,國家發改委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境內外資銀行申請2019年度中長期外債規模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將根據經濟金融形勢需要,進一步擴大外資銀行境外融資外債規模,促進跨境融資便利化。同時,引導外資銀行外債結構優化、投向合理、效益提高。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黃志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般而言,外資銀行在國內負債端(吸收存款)的業務開拓能力不及境內銀行,但是外資銀行的另一個非常大的優勢是具有強大的境外低成本籌集資金的能力,但是監管部門對外資銀行中長期外債進行額度管理。因此,此次國家發改委增加外資銀行外債的額度,將大幅提升外資銀行籌集放貸資金的能力,同時相對于國內資本成本偏高的問題,外資銀行境外籌資的成本更低。因此,此舉將從整體上降低外資銀行的資金成本,增強其業務的競爭力。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哲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我國對于外資銀行的外債實行總量控制,近年來根據外資銀行的實際外債使用情況和我國促進跨境融資便利化的要求,對于外資銀行借用外債規模額度的限定有逐年擴大趨勢,這也體現了對資本項下資金跨境流動管理逐步放松,有利于引導更多外匯流入國內,支持我國實體經濟發展。

從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數據來看,今年二季度,中國外債規模繼續保持增長。截至6月末,中國全口徑(含本外幣)外債余額為1.87萬億美元,較3月末增長270億美元,增幅1.5%。

黃志龍表示,根據監管部門要求,調增的幅度將根據國內投資增長的需求情況,外資銀行的額度申請等方面來進行確定,此規模是動態調整的。目前,跨境融資便利不僅限于外資銀行,中資銀行也可積極參與中國企業走出去的融資,這是另一種跨境融資便利。外資銀行還可以利用其離岸人民幣資金,來向境內投放人民幣貸款,以建立離岸人民幣資金的回流機制,這同樣是跨境融資的一種重要方式。但是,這些跨境融資便利都需要在政策上予以確認并逐漸放松管制。

劉哲表示,預計未來在特定證券產品的交易、外籍人員的股權激勵、合法合規的內保外貸業務等方面,還會進一步擴大金融市場的雙向開放,促進跨境貿易和投資的便利化和自由化。

關鍵詞: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